|  | EN
新闻动态

海珠湾隧道机械法施工联络通道 打通机械化施工“最后一公里”

发布日期:2025-04-14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指出,要健全新型基础设施融合利用机制,推进传统基础设施数字化改造。交通运输部《关于做好平安百年品质工程创建示范推动交通运输基础设施建设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强调坚持守正创新,科学选择安全可靠、经济适用、先进高效的技术和装备,推动建造技术传承与创新发展。广州市各在建交通工程项目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要求,积极发挥平安百年品质工程创建典型的示范引领作用,紧密围绕市委“拼经济、办全运、保安全、提品质”工作主线,积极应用先进建造设备、智能建造技术,有力促进项目高质量建设。

       海珠湾隧道是连接广州中心城区与广州南站的重要交通走廊,项目预计2025年9月建成通车,通车后将极大优化全运会运动员、市民、游客的出行体验。项目主线盾构隧道开挖直径15.07m,是广州地区在建的第一条超大直径盾构隧道工程,被誉为“广州第一盾”。2102m的双向盾构区间范围内设置了6座横向联络通道,承担着突发情况时人员安全疏散、隧道排水及消防等重要功能。目前,隧道建设行业内联络通道普遍采用矿山法开挖,通过冷冻法、深孔注浆等工法对开挖范围进行加固,施工周期长,作业面狭小、风险高。项目综合考虑矿山法的局限性,紧密结合盾构施工实际,对联络通道施工技术、安全保障等关键核心问题进行综合调研、分析、对比、研究,创新引入“海珠湾一号”掘进机进行联络通道施工,打通大直径公路隧道机械化施工的“最后一公里”,是国内首个在超大直径盾构隧道中采用机械法完成联络通道施工的项目。

(1)

匠点:超大直径盾构施工添“样本”

      “海珠湾一号”掘进机具有机械化程度高、设计集成化高等特点,主要由掘进机主机、4节台车、吊运系统、始发接收套筒等部分组成,具备开挖、出渣、支护、切削管片、导向、全封闭套筒始发和接收等多种功能,能够满足联络通道隧道一次成型的要求。采用高承压密封技术,可避免敞开开挖面,大大减小作业风险,同时“海珠湾一号”针对海珠湾隧道项目量身定制,开挖直径3.86m,为目前国内最大直径机械法联络通道,设备集成化模块化,空间布局合理,能够满足联络通道与主隧道同步施工,为超大直径盾构联络通道全机械化、智能化建设打造新样本,实现国产机械法施工联络通道掘进机在超大直径水下盾构隧道中实际应用的新突破。

(2)

匠点:一体化集成式实现快速掘进

        为应对复杂工况,配置多方位调整运输台车,设备可以高效进场、转场,及进行始发姿态调整,实现施工的快速高效开展;此外,项目针对性进行刀盘设计,配置刀具,实现斜交管片快速破除,不到3小时即完成了60cm厚的C60高强度管片斜向破除;同时可实现岩层快速掘进,平均1.5个月完成一条横通道,相较传统工法效率提升50%。

(3)

匠点:“全封闭”始发接收控风险

       联络通道所处位置最大水压超过4.5bar,同时有两条横通道位于下穿珠江沥滘航道下方,穿越泥质粉砂岩地层裂隙发育,具有较强的透水性,项目通过钢套筒这个密闭的空间提供平衡掌子面的水土压力,盾构机破除洞门前即已建立了水土平衡的环境,从而避免了盾构机始发过程中因为欠压或渗漏而出现塌方的情况,大大降低高承压水下施工风险,为联络通道安全、高效、优质施工提供保障。

据悉,海珠湾隧道6座联络通道已全部贯通,标志着项目又攻克一项重要风险点,同时也为全面建成通车打牢基础。

 

声明:本站文章及图片部分系网络转载,版权归原作者和原出处所有,若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0.020742s